产品展示三

坐拥100亿市场,却一直被吐槽,服务机器人何时能从“智障玩伴”变为“智能助手”?

去年,服务机器人大多还只是展会上的一个产品,仅有少许走进了人们的家庭生活。那时,人们见到它们的第一眼,多是以一声惊奇的“哇”来开场。

今年,除了家庭,酒店、机场等多种场景中也出现了服务机器人的身影。此时,人们多只是习以为常的进行咨询等相关操作,间或偶尔评判一句“人工智障”。

将近一年的时间内,从新鲜到习以为常,从惊奇到偶尔的吐槽,在较为浅一些的层面上,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而在更深层次,我们见识到的则是更具意义的变化与升级。

坐拥100亿市场,却一直被吐槽,服务机器人何时能从“智障玩伴”变为“智能助手”?

市场需求增大,服务机器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如果要进行分类的话,服务机器人一般分为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和专业服务机器人,前者包括我们日常在家庭中所见到的扫地机器人、儿童教育机器人等等,而后者则更垂直于领域,像迎宾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安防机器人等等。

伴随着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准确率的提高,以及它们在服务机器人身上的一个更好地融合,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被服务机器人所“侵蚀”。同时,这也说明了服务机器人在B端、C端市场的一个需求量之大以及速度的增长。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7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4.6%。

坐拥100亿市场,却一直被吐槽,服务机器人何时能从“智障玩伴”变为“智能助手”?

到了2017年,根据Analysys易观发布的《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趋势预测2017-2019》显示,我国服务机器人的市场预计将达到98.4亿元。同时,据其预测,这一数值在2019年将达到151.9亿元。

将服务机器人品种进行细分,我们可以更为直观的看到用户需求的一个增长。比如医疗机器人,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3086万人,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而这些数值在今年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从这些数字中,我们看到的是老年人群体的继续扩张,而在这背后,他们对于医疗机器人的需求也一样的在持续上涨。

坐拥100亿市场,却一直被吐槽,服务机器人何时能从“智障玩伴”变为“智能助手”?

去年,在AlphaGo的推动下,人们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和“实力”,才有了后面服务机器人大举进入家庭、办公、医院等多个场景的现象。如今,将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虽然服务机器人在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也有些小毛病,但在用户需求、未来趋势的推动下,其产业规模正以一种平稳的速度持续增长。

坐拥100亿市场,却一直被吐槽,服务机器人何时能从“智障玩伴”变为“智能助手”?

理念升级、基础功能多样化,服务机器人经历了一场“蜕变”

去年的一些展会上,我们见到了形色各异的服务机器人,像小体格的儿童教育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或者是中等身材的送餐机器人、仿人机器人等。而在今年,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些机器人已经销声匿迹,被一些“新面孔”所取代。当然,这些都是表面上的一些变化,在更深层次,服务机器人正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一些变化。

坐拥100亿市场,却一直被吐槽,服务机器人何时能从“智障玩伴”变为“智能助手”?

身兼多职,“标配”服务更为多样:在功能上,因为专业服务机器人是垂直于行业的,以此它们所提供的服务相对而言是单一的、专业的。相反,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是针对消费者而设计的,在功能上显得更为多样。

不过,与2016年相比较,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服务机器人的功能变得更为多样,甚至一些功能已经成为了一种“标配”。

以家庭陪护机器人为例,去年,这方面的厂商多是把目标放在“儿童教育”上,因此服务机器人在体验上更像一本百科全书、一个陪同学习娱乐的玩伴。经历了一个节点之后,厂商的目标范围逐渐扩大,所打造的服务机器人也在向“平台”进行转变,智能家居控制平台就是其中之一。

“机器人就是一个平台型的产品,人们可以在上面实现各种功能,或是加入各种功能模块,这是令它成为智能家居入口级产品的特点。而在未来,机器人更多的是担当一个智能管家、智能助手的存在。”游尔机器人创始人兼CEO孔祥战称。

基于这一趋势,再加上用户需求的推动,如今,“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已经成为了家庭陪护机器人的“必备”标签。此外。安防等亦成为了服务机器人所必须具备的功能。

坐拥100亿市场,却一直被吐槽,服务机器人何时能从“智障玩伴”变为“智能助手”?

以往是“大杂烩”,现在是以“用户价值”为主导:“服务机器人从2016年到2017年,有做的好的公司,也有做的不好的公司。在做的好的公司那里,他们的‘转变’是从原来做一款由技术定义的产品,转向做一款由产品来定义的产品。”图灵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郭家表示。

具体上怎么说呢?郭家解释,以往,机器人厂商只是把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语义分析等人工智能技术做一个堆积,也就是将这些技术单纯的在一个机器人身上进行堆积整合。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机器人不能体现出自己所能带给用户的价值,仅仅只是能听会说,也会看,这背后并不具备所谓的价值。

如今,多数厂商正在转变以往的产品思路,从简单用技术堆积产品,转向为从用户需求、使用体验等多个角度出发来进行思考,从而打造出能给用户创造价值的服务机器人。“2016年更多是让整个市场认识到有机器人这一类产品。而2017年更多是滲透到各行各业进行实际场景的应用探索及体验打磨。”NXROBO创始人林天麟表示。

坐拥100亿市场,却一直被吐槽,服务机器人何时能从“智障玩伴”变为“智能助手”?

技术无实质革新、产品参差不齐,一些“疑难杂症”依旧顽强存在

当前,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在商用场景下,服务机器人身担咨询、指引、运送等多种职责,而在家庭生活等消费级场景下,服务机器人则扮演了玩伴、看护人等多样身份。

根据对多位业内人士的采访,我们了解到,严格来说,从去年到今年,服务机器人在技术上尚未取得质变的进步。这也就意味着,经过一个节点的时间,在进步的背后,遗留问题也是存在的。当然,关于遗留问题,技术还只是其中之一。

技术在提升,但并没有革新性的进步: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算法……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所常见的、已经在服务机器人身上大肆运用的技术。借助于这些技术,我们能够与服务机器人进行口头和肢体上的交流,相反,它们也能够听取并执行人们所下的指令。

目前,在算法等软性技术的研发上,厂商们将主要精力投放在了“如何进一步提高识别的准确率”上。如果将技术分开来看,MegaFace、LFW(Labeled Faces in the Wild)等国际测试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图像识别等技术的准确性,不过,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对于如何将各种技术糅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打造更好的用户体验这件事,多数机器人厂家还需要进行一番思考。

坐拥100亿市场,却一直被吐槽,服务机器人何时能从“智障玩伴”变为“智能助手”?

图 | 机器人零部件成本占比

至于硬件技术当面,用郭家的话来说,今年、去年甚至是5年前,硬件技术上都还没有出现特别大的飞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核心零部件的制造上仍相对落后。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伺服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精密减速器这服务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上,我国目前仍然是主要依赖于进口,其中高端零部件部分进口比例高达70%到80%。

坐拥100亿市场,却一直被吐槽,服务机器人何时能从“智障玩伴”变为“智能助手”?

图 |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情况

市场尚未成熟,产品参差不齐:以目前普及度最高的扫地机器人为例,科沃斯、极思维、小米……据不完全统计,包括组装在内,国内有在做扫地机器人的厂家不下百家。而在这之中,又有多少家的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是可以过关的呢?

iRobot公司CEO科林·安格尔曾表示,要达到好的使用体验,对产品本身技术层面有许多要求。然而,目前市面上拥有一些造价较低、质量不高、扫除效果不彻底、体验不佳的产品。新用户在最初体验时选择了这类低端产品,就容易形成失望感。

其他服务机器人亦如此。因为市面上产品的参差不齐,用户极有可能买入体验感不佳的产品,随之而来的是用户对此产品、甚至是这类产品的失望与抗拒。长此以往下去,最终受影响的只会是整个服务机器人产业,其发展进程或将受到阻碍。从一方面来讲,这也反映了国内服务机器人市场的不够成熟,针对这个问题,市场需要一个“绝对”的标杆,用以对各类服务机器人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估,给予一定的限定,而不是任由事态继续加重。

结语

今年,“人工智能”被首次写进了政府报告,体现出了国家对于这一产业的看重。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相比于工业机器人在国际上的有所成就,还处于发展初期的服务机器人还需要多加磨练。

从去年到今年,越来越多的服务机器人开始“崭露头角”。不可否认,相比于往年,它们在某些方面体现出了服务机器人产业不断进步、欣欣向荣的一种情势,而在背后,一些遗留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继续思考。

转载36氪:http://36kr.com/p/5098989.html